找到相关内容28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生命的重建·每天的生活

    妥妥当当,在步行去邻村,并且每天读有益的书籍。原来,她是以这种方法在和黑暗作战。她在日记簿上写著:  ‘我自己采取主动,逃出“自我的牢笼”。’  ‘在生根的地方,成长茁壮。’这位女士本来很可能郁郁以终,但...

    露意丝·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0057212.html
  • 佛教十善与人生

    佛教十善与人生   继 禅  世俗一般人的想法,大多以为学佛和人生没有什么关系,甚至认为学佛有碍于前途和事业。他们既不会认认真地去了解佛教的内容,也不肯学习佛门的典籍,只是凭着自己的狭隘意识,根据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,把牛鬼蛇神的愚妄行为,统统纳入佛教,于是自己铸成一种牢不可破的成见。有些知识分子,虽也偶然阅读佛门论著,又是浅尝即止,仍然打不破自己狭隘意识的牢笼,一样为自己错廖的成见所束缚。所以...

    继 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33158724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自然与生命

    自然。例如:虎狼狮豹虽凶猛残暴,但是当它们被放出牢笼,回归大自然时,它们也会向你感谢。民国初年,中国妇女从“缠足”的传统解放为合乎自然的“天足”,直至今日仍受到大众的肯定与欢呼。近代,英国殖民地恢复占领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3662494.html
  • 佛教中的放生

    光了。所以吃素放生是一体的二面,须要相辅相成,同时并行,效果才会显着。   八、放生就是方便   我们当天放生,当天无数身陷牢笼的众生马上获得了自由,当天无数濒临死亡的生命马上重拾了生机,无限的功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74363508.html
  • 佛法习定入门

    陶冶,渐能摆脱观念的牢笼,而自然体会一切原是无限的一体。由于这种清明及慈悲的心境,自然发为净化世道人心的言行。  习定如植树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愿有志者日日勤习,并能持之以恒,久而久之,自然享有清新的...

    林钰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5264559.html
  • 转化与治疗

    文化乃至世界所把持的信念。治疗师检视病人的观点和信念,然后帮助他脱离牢笼,但是病人的努力才是关键点。老师必须把老师诞生在学生心里,同理治疗师必须把治疗师诞生在病人心中。病人内在的心理医生能够全天候地...

    一行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2165052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

    因此,它视家庭伦理为牢笼,崇尚与王者抗礼;追求个人解脱之路,轻蔑对社会的责任。这些,在社会动乱、政治危机的年代,或个别人处于极度悲观消极的状态,还可以流行一时,但在国家相对稳定、人们的精神健康进取的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2365213.html
  • 巨赞法师对佛教教育的看法

    打开、来洗涤这龌龊的牢笼。”[3]他认为,为使众多僧众掌握知识,提高道德,就必须发展佛教教育事业。  对于如何发展佛教教育事业的问题,巨赞法师是密切结合他设想的新佛教运动的方针的。他认为,促进佛教适应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2765448.html
  • 民国佛教的义学创新

    的声音。欧阳渐虽是唯识名家,但其学范围广博,实非一家所能牢笼,他对于《俱舍》、《般若》、《涅架》等诸经论皆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体会,于孔孟老庄亦有独到的见解,晚年治学,以“宗趣唯一,无余...

    韩焕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5066571.html
  • 俗世间的佛国和佛教的世俗化——维摩经哲理之一见

    语言与思想的关系。按照维摩诘的理论,语言文字应该舍离,也就是主张语言是思想的牢笼,真正的思想要去掉语言,因而当达到不二人法门的最高境界时,便无需语言来表达了。中国有句古话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,在某些时候...

    顾燕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4368084.html